300解放军亲自下场,巴铁宣布立即出兵,剿灭俾路支省的恐怖组织
2024 年末,八架运 - 20 运输机降落在卡拉奇机场,一支三百人的中方精锐重装合成营迅速奔赴瓜达尔港。
此前俾路支反政府武装宣称将打击中方在巴项目,巴基斯坦总理随即授权展开 “全面清剿行动”。
这支中方部队携带的装备箱数量超士兵人数,令武装分子轻视。
可当夜幕降临后,马吉德旅据点被精确制导导弹命中,机器犬冲入营地追捕残余武装人员,全程前线无人类士兵。
遭受重创后,马吉德旅分散突围,可中方借助卫星数据绘制精确地形图,构建数字化封锁网。
马吉德旅二号头目拉希姆遭遇神秘变形机器人,惊恐万分...
1.
“就这点人?中方只派了三百人来对付我们?”
马吉德旅的指挥官阿里・汗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嘴角浮起一抹轻蔑的笑,转头对身旁的副手哈立德说道,“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2024 年末,俾路支地区的风沙依旧肆虐,天空昏黄一片。
八架银灰色的运 - 20 运输机,悄然降落在卡拉奇机场的跑道上。
舱门开启,一支全副武装的中方精锐部队迅速有序地鱼贯而出,动作整齐划一,随后登上早已等候在此的车辆,朝着瓜达尔港区域疾驰而去。
俾路支反政府武装未曾料到,就在他们公开宣称 “将继续打击中方在巴项目” 的第二天,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便迅速授权展开针对他们的 “全面清剿行动”。
而更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这支仅有三百人的中方队伍,携带的装备箱数量竟超过了士兵人数。
阿里・汗站在山顶哨所前,望着远方沙漠中因车队行进而扬起的尘土,满脸不屑。
他根本没意识到,这支被他们轻视的部队,实则是一个重装合成营,即将带来一种在人类战争史上都前所未有的作战模式…
2.
当第一架运 - 20 降落时,潜伏在瓜达尔港附近的俾路支武装分子很快就收到了情报:八架没有任何识别标志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抵达瓜达尔港当地军用机场。
十余名武装人员立刻聚在一起,纷纷举起望远镜,紧紧盯着这支特种部队的一举一动。
运输机缓缓打开后舱门,一队全副武装的战士沉稳地走出机舱。
这些来自东方的战士,几乎每人手中都拎着一个黑色装备箱。
他们迅速分成小组,敏捷且有序地将装备搬运到车上。
早已在机场一侧待命的重型战术车辆,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积蓄力量,只等出发的指令。
一名放下望远镜的狙击手,带着傲慢的神情对身旁的战友说道:“这些中方士兵来了也没用,就三百来号人,怎么可能是我们三万游击战士的对手?”
一直以来,俾路支武装虽然多次袭击过瓜达尔港的中方平民,可从未与中方军队有过正面交锋。
而这一次,他们严重低估了这支战斗素养和装备水平都远超他们想象的精锐部队,即将亲身领略一场科技战争带来的残酷洗礼。
就在车队消失在地平线尽头后,阿里・汗拆开刚收到的密函。
纸上是一段用阿拉伯文写的信息,催促他立即联络印度方面的资助者。
此前马吉德旅已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此次中方部队带来了大量无人机和机器人犬。
可当地的战斗专家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觉得这些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哨玩意儿,毕竟他们在这片山地沙漠地带打了这么多年游击战,凭借那一套战术,从未失过手。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
第一批无人机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升空。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侦察设备,而是专为复杂地形环境精心打造的 “蜂群” 作战系统。
每台无人机都配备了先进的热成像技术和透墙雷达,并且装载着能在恶劣天候下精准打击目标的制导武器系统。
与此同时,一组机器犬在无人机的引导下,沿着崎岖的山脊线,近乎静默地前行。
它们腿部安装的多重传感器十分灵敏,能够探测到周围数公里内的微小动静。
任何一个脚印、一处洞穴,甚至是一个临时营地,都难以逃过这些钢铁猎人的 “眼睛”。
中方特战队摒弃了传统依靠人海战术的打法,转而采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展开 “群狼” 战术,进行远程清剿。
马吉德旅的第一个据点在深夜毫无征兆地遭到突袭。
据点里的武装分子还没来得及发出警报,就被精确制导的导弹直接命中,瞬间火光冲天。
紧接着,十余台机器犬如闪电般冲入营地,对幸存的武装人员展开追捕。
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前线竟然没有出现一名人类士兵。
3.
“快撤!全体撤退!” 残余的武装分子惊慌失措地大喊,声音里满是恐惧。
但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游击战术,在此次行动中完全派不上用场。
因为追击他们的根本不是人类,而是不知疲倦、无畏生死的机器。
一个又一个隐蔽点相继被发现,在短短数小时内,马吉德旅的战略目标便损失大半。
这个夜晚,整个俾路支地区的武装分子第一次真切地尝到了现代科技战争的厉害。
他们一直自认为无敌的山地游击战术,在这些能够自主判断、协同作战的机器面前,显得无比无力。
天亮之前,马吉德旅已经失去了三处重要基地,七名高级指挥官被击毙,而这仅仅只是行动的开始。
遭受重创后,马吉德旅残余武装决定分散突围,试图凭借他们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寻找反击的机会。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中方特战队早已借助卫星数据,绘制出了精确到每一米的立体地形图。
他们所有可能的逃生路线都被精确计算在内,一个严密的数字化封锁网正在悄然形成。
那些经验丰富的游击队员们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转移,计划分散后再寻机反击。
但这一次,他们以往惯用的反追踪技巧统统失效。
机械犬灵活地穿梭于峡谷之间,其热感系统能够轻松锁定每一个逃窜的目标。
狙击手也不必亲自埋伏在阵地上冒险,而是通过远程操控的自动射击系统,就能轻松完成精准点射。
在撤退途中,马吉德旅二号头目拉希姆逐渐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他们那些自认为隐蔽得很好的据点,接连被攻破,那些机器仿佛拥有透视眼,总能准确找到据点最薄弱的环节发动攻击。
而更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就连他们秘密转移物资的地下通道,也被对方发现了。
就在拉希姆满心焦虑之时,一架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突然投下一个神秘黑盒。
拉希姆下意识地想上前查看,黑盒在落地瞬间突然展开,变形为一台四足机器人。
它的光学系统闪烁着诡异的红光,迅猛地朝着拉希姆扑了过来。
拉希姆见状,急忙抬枪射击,子弹击中机器人的装甲,只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却丝毫无法对其造成损伤。
拉希姆边惊慌地后退,边对身边的同伴大喊,脸上写满了从未有过的惊恐:“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那台四足机器人闪烁着诡异红光的光学系统,牢牢锁定了他,再次迅猛地扑来。
拉希姆转身就跑,边跑边对身边的几个亲信喊道:“快,快想办法干掉这东西!”
一个手下壮着胆子,端起枪朝着机器人扫射,子弹打在机器人装甲上,溅出一串串火花,却丝毫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伐。
4.
而在此时,周围的机械犬和无人机越来越多,包围圈正在不断缩小。
拉希姆心急如焚,他清楚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都得死在这里。
突然间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对着众人喊道:“我们不能在这坐以待毙,分散跑,去我们之前的秘密据点,那里有防空武器,或许能对付这些玩意儿!”说完,他率先朝着一个方向冲了出去,几个手下也赶紧跟上,其他人则朝着不同方向奔逃,试图以此分散中方部队的注意力。
中方特战队通过无人机和机器犬反馈的信息,将这些逃窜的武装分子动向看得一清二楚。
指挥官冷静地下达指令:“一组追击拉希姆,务必将其抓获;二组、三组分别追击其他逃窜目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各小组迅速领命,按照既定方案展开追捕行动。
拉希姆带着手下在崎岖的山地中拼命逃窜,他对这一带的地形极为熟悉,专挑那些险峻难行的小路。
他心想那些机器就算再厉害,在这种地形下也未必能追得上。
可他没想到,中方的机器犬凭借出色的越野性能,紧紧咬在他们身后。
而且无人机始终在高空盘旋,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实时传递给后方的特战队。
跑了一段路后,拉希姆等人累得气喘吁吁。
其中一个手下抱怨道:“头儿,这样跑下去不是办法,那些东西很快就会追上来。”
拉希姆瞪了他一眼,骂道:“不跑等死啊!到了据点就有办法了。”
就在这时,天空中一架无人机发射出一枚小型导弹,在他们前方不远处爆炸,掀起一片尘土。
拉希姆惊恐地看着天空,喊道:“他们要把我们赶尽杀绝!”
而在另一边,其他逃窜的武装分子也没好到哪去。
有的被机械犬追上,瞬间被扑倒制服;有的在试图反击时,被远处的狙击手通过自动射击系统精准击毙。
马吉德旅的残余势力在这场追杀中,不断被消灭。
拉希姆终于带着几个手下跑到了秘密据点。
这个据点隐藏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有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里面存放着他们之前搜集的一些防空武器。
5.
拉希姆刚松了口气,就听到天空中传来无人机的嗡嗡声。
他急忙对手下喊道:“快,把防空武器搬出来,准备战斗!”
就在他们手忙脚乱地准备武器时,一组中方特战队队员已经乘坐直升机赶到了据点上空。
直升机上的扩音器传来中文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拉希姆哪里肯听,他拿起一枚火箭筒,朝着直升机发射过去。
直升机灵活地躲避,火箭弹在一旁爆炸。
双方随即展开激烈交火,拉希姆等人凭借据点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
但中方特战队训练有素,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逐渐突破了他们的防线。
拉希姆看着身边的手下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绝望。
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被抓住,于是带着最后一点力气,朝着据点深处跑去,那里有一条他早就准备好的秘密地道。
可是中方特战队早有防备。
在拉希姆进入地道之前,一台小型机器人已经通过无人机投放进了地道。
当拉希姆刚进入地道,就发现前方有一个闪烁着红光的物体挡住了去路。
他定睛一看,正是之前袭击他的那种四足机器人。
机器人迅速向他扑来,拉希姆试图开枪,但慌乱之中,枪却卡壳了。
他惊恐地转身想跑,却发现身后也出现了一台同样的机器人。
“不!” 拉希姆绝望地大喊。
在地道狭小的空间里,他无处可逃,最终被两台机器人制伏。
随着拉希姆被抓获,马吉德旅的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干净。
这场由中方特战队主导的清剿行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取得了重大胜利。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俾路支反政府武装,在现代科技战争的强大威力下,土崩瓦解。